close

準備擔仔麵.jpg  

       閩南語歹款翻成國語,可稱為壞樣,即沒好樣,有貪小便宜、小貪婪、不拿白不拿的意思。

      歹款經常跟吃有關係,一般在宴席上最常見。

      例如,一道菜剛吃到一半,有人問:「你們不吃了吧?」有誰會答:「我還要吃」,於是他理所當然把食物打包起來,大家只能罵在心裡。間或有人敢說我還要吃,這時場面會有一點尷尬,但打包停止了。

      藉口各式各樣,有人說「要帶回去給貓(或者狗)吃」,奇怪,她家的貓吃得這樣好。有的說「這道菜我先生最喜歡了」,不顧他人吃了沒有,忙著裝進袋裡,看她服裝原來還以為是貴婦。南部人較不願當面給人難看,大家還是讓這種人包走。

      有的人表面上說的跟實際做的相反,她一面跟滿桌的人說「請用、請用、請用(台語吃、吃、吃)」,雙手卻直接搶菜打包,看得旁邊的人傻眼,動作直快,想抗議已來不及。

      還有一種根本不說的行動派,連問一聲都沒有,看到大家暫時停止動筷,就拿出預備好的塑膠袋包起來了,等你想吃時,好料已在桌上消失了。

      還有一種較隱蔽的,即吃自助餐時動手腳。一次看到隔壁桌一個媽媽把菜堆得很高,我心想:「這位媽媽真能吃。」想不到她趁人不注意,從皮包裡拿出塑膠袋,偷偷的將菜餚倒進去,神不知鬼不覺的,然後起身又去端一盤。

      我聽過最離譜的歹款故事,是在十幾年前舉行包粽子的活動,送給社區居民享用。有一個婦人趁大家不注意,抓起一串粽子就走,為了掩人耳目,邊走邊將衣服掀開,粽子塞到肚子。沒想到走了沒幾步,她大喊:「燒()!燒()!好痛!」一邊哀叫,一邊跳上跳上的,企圖減少痛苦。那個情景頗為嚇人,大家趕快圍攏過來,一看原來如此,真是又好氣又好笑。

      有時歹款不是故意的,一位台灣去的留學生在美國自助餐看到一大盤可口的木瓜,他拿了一大盤,叉了一個咬下去,竟然是起司。這種東西的顏色真的像極木瓜,吃個兩三塊即嫌多了,但看到桌前滿滿一大盤,吃也不是,不吃也不是。以後生活久了,才知道老美根本不吃木瓜,市面上想買也買不到。這種歹款似可原諒。

      古時候物資缺乏不得不稍微貪心,但大家仍知道這樣做不好,所以稱歹款(壞樣)。這個殘餘觀念,說好聽是不浪費食物,但不顧形象則有欠修養,這並非天真浪漫,而是建立在不顧他人意願的基礎上,似乎有蠻幹的意味,有「敢者拿去」的海盜作風。

      歹款屬於禮節的範圍,如果趁侍者將端回剩菜時,打包食物回家是美德,這不是歹款。虎視眈眈、眼明手快、不顧一切,就屬於壞樣了。台北很少見到這種搶包現象,台南仍有「古風」,我剛從美國回來時看不慣,現在則司空見慣了。台南人的保守比我想像嚴重,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已遙遙落後。

      為了改良這種落後的社會風氣,能怎樣?是否鼓勵每個人都出面說:「我還要吃」?或者像我寫文章出一口鳥氣,最後我決定編一齣話劇來諷刺,希望有點用。

――黃哲真 2012/5/7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粽子 打包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