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邊架艇獨木舟.jpg  

        台北的萬華,台語仍稱艋舺,這是艋舺發音(Báng-kah),與日據時代日語「萬華」(Banka)相似,所以「艋舺」因此易名為「萬華」。可是艋舺仍不是台語,而是台灣原住民平埔族凱達格蘭族語,專家認為是「獨木舟」之意。

        如果艋舺是獨木舟,問題是這種獨木舟只是單純的「將整木樹段挖空成槽使之能乘人載物」的嗎?要知道台灣是南島語族發源地,南島語族曾是全世界最會航行的民族,這個民族從大陸的東南土著抵達台灣,然後移往菲律賓、印尼群島、太平洋群島,向東到夏威夷,東南達南美洲邊的復活節島,往西則到達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,最南是紐西蘭的毛利人。由此可知他們航海能力之強,簡直匪夷所思,他們渡海的工具豈是獨木舟能擔任的?

從百越土著到南島海洋文化.jpg  

        最近讀了《從百越土著到南島海洋文化》,吳春明著,書中主要是說西方所謂南島語族即中國古稱的百越。書中提到南島語族渡海的工具是「『邊架艇獨木舟』(outrigger canoe)是在獨木舟的一側或兩側過,通過連接橫桿,加裝與獨木舟同向的小型舟艇或舟型浮材,分別成為一大一小的單邊架艇獨木舟,或者一大兩小的雙邊架艇獨木舟。邊架艇的一側或兩側附加小艇結構,既克服了單體獨木舟在風浪中容易橫向搖曳,甚至翻覆的不穩定性,又具備獨木舟輕便、構造整體性的優越,成為長距離和惡劣條件下水上航行的重要保證。而且,南島語族的筏船和獨木舟普遍設置風帆,為太平洋土著遠洋航行提供了穩定的工具,民族學家觀察到土著波利尼西亞人乘這類帆舟一天在海上航行145英里。」

雙邊架艇獨木舟.jpg  

        此書又說:「清代台灣『番族』民族志上的『蟒甲』,黃叔敬《台灣使槎錄》卷六『番俗六考』載:北路諸羅番的『蟒甲,獨木挖空,兩邊翼以木板,以藤縛之』,陳淑均《噶瑪蘭廳志》卷五『『番俗六考』也有:『番渡水小舟名曰蟒甲,即艋舺也,一作蟒葛。其制以獨木挖空,兩邊翼以木板,用藤系之。』從字面描述看,『兩邊翼以木板』的『蟒甲』應就是『邊架艇獨木舟』,可惜缺乏實物和圖像資料為證。而且,『蟒甲』音mangka,在東南亞和太平洋群島『南島語族』中『外架艇獨木舟』也普遍稱為wangkawakavakashakaswanganawangk,與台灣番人的『兩邊翼以木板』的『蟒甲』幾乎同音。因此,清代台灣原住民的『蟒甲』很可能就是歷史上殘存下來的『外架艇獨木舟』。」 

        有人懷疑艋舺又不靠海,為什麼需要划「邊架艇獨木舟」?且還將之取為地名? 

        假如稍微想像一下,當南島語族不知什麼原因,也許氣候變遷,例如碰到大洪水,他們不願往內地高山移民,只好出海求生存,單靠獨木舟是渡不了台灣海峽的,因為獨木舟受不起風浪,容易翻船。必然早已發明了艋舺,原來在海岸附近航行,既然整族的海外移民,邊架艇獨木舟才能完成任務。到了台灣以後,有的繼續航行,又往南去菲律賓馬來西亞、印尼,有的再往東去了太平洋諸島嶼,到夏威夷,有的則到達復活節島,往南則到了紐西蘭,到達印尼的婆羅洲者,再繼續航行到印度洋,最後抵達非洲的馬達加斯加。而留在台灣的,在內河航運,仍然用艋舺。這是台灣仍存在艋舺的原因。原住民駕著艋舺到處航行,在台北艋舺地方集中很多艋舺,這裡成為河港,漢人即以原住民話艋舺稱此地。所以留下艋舺這個地名。 

        結論是,說艋舺是獨木舟並不真確,應稱為邊架艇獨木舟。

――黃哲真2013/6/13

PS:本文獲得行政院文化部「台灣社區通」選為精選文章。

     登於〈大忠社區社刊〉第十七期

arrow
arrow

   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