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這篇文章不是學術論文,大部分根據福建人民出版社的《海峽兩岸關係史》,整理後抄下資料,以供聊天之用。

        台灣在三國以前,其稱法是有爭議的「島夷」、「岱員」、「瀛洲」、「東緹」。

        從隋唐到明末,台灣稱為「流求」。

        唐宋期間,也有將流求寫作「留仇」、「流虬」、「瑠求」、「幽求」。

        宋朝時,不僅稱台灣為「琉求」,而且又稱為「毗舍邪」。

        明朝時,稱台灣為「小琉求」,也有稱之為「東番」、「雞籠山」、「北港」。

        慢慢的,明朝開始稱台灣為「台灣」、「大員」、「台員」、「大灣」。

    西班牙、荷蘭稱台灣為「福爾摩沙」。

        鄭成功稱台灣為「東都」,鄭經改為「東寧」。

       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(1684),清政府設立台灣府,正式確定了「台灣」這一名稱。

        日本稱台灣為「高砂」及「台灣」。

        至於台灣名稱的由來,一般認為在明朝年間,漢人發現住在安平的原住民(西拉雅族)自稱其為「台窩灣」族,從此,閩南語根據原住民語稱為「台灣」、「大員」、「台員」、「大灣」等。荷蘭人來台後,也稱為「台窩灣」(Tayovan)、「樓窩灣」(Tyovon)、「大員」(Teijoan)、「台員」(Toyouan)。總之,到了明末,始統稱為「台灣」。鄭成功來台後,原來的「台灣」改名為「安平」。

        也有人根據閩南語發音的另一意義,稱台灣為「埋冤」,因為當時移民來台灣相當凶險,常是埋冤之地。這是另一種說法。

        由此可知,為何台南縣稱為南瀛,即「瀛洲」之南也。台南市有一條繁榮的馬路稱為「東寧」路,這是鄭經取的名字。

――黃哲真 2011/3/7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埋冤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