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James朋友來函:

      「開口國際化,閉口地球村,但一提到對岸,思維就完全變了。到其他國家發展有成回國內投資,就說是愛國行為;到大陸投資有成回國內投資,就被懷疑有中資背景。農產品盛產滯銷,工業產品去化不順,就期冀大陸幫忙,這是什麼邏輯,我一直不明白。

        ECFA比中國以前跟列強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更不平等,撇開是否有其他意圖不說,這種"吃人夠夠"的做法,既要裡子又要面子的對待方式,不要忘了大陸也有十五億人口要照顧,其主政者所承受的內部壓力,也應該不輕。

       我們人到大陸不設限,他們要來則門檻處處,形勢上勝負已分,還在夜郎自大自我澎脹,對時事的認識不清,事後往往要付代價,政治人物不可能不知,應該說知道的比一般人更清楚,卻刻意隱瞞愚民操弄,所為何意,更可悲的是,還有很多人很樂意如此。

Damon 2011-07-14

 

 James的看法:

       我同意老同學沉痛的看法。

       他說「形勢上勝負已分」,確實是這樣,兩岸的競爭,明眼人已經看出勝負已分了。這是大陸寧願吃虧,也願意簽ECFA的原因:台灣已經跑不掉了,讓一點利算什麼。

       馬英九就像被寵壞的好學生,一直只會要求,不懂付出,「既要裡子又要面子」。所以,「我們人到大陸不設限,他們要來則門檻處處」,「農產品盛產滯銷,工業產品去化不順,就期冀大陸幫忙」。

       大陸的希望很簡單,即大陸與台灣是一個中國的範圍。也就是說,大陸是中國的一部分,台灣也是中國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   朋友說「政治人物不可能不知,應該說知道的比一般人更清楚」,這點我有點懷疑,不是所有政治人物都清楚兩岸情勢,仍有高下之別,這涉及國際觀。有人腦筋仍停留在兩蔣時期,以為中共是土八路,是妖魔鬼怪,是沒有民族主義的中華民族叛徒,持這種看法,如何認識中共?有人總持有色眼光去看大陸,無法客觀的分析大陸,這樣如何跟大陸打交道?有人國際視野不夠,總以台灣觀天下,不知國際行情,大陸政策如何行得通?這方面馬英九比蔡英文好,從ECFA的辯論可知,馬英九是恃寵而驕,蔡英文則「刻意隱瞞愚民操弄」。但馬仍算不得高明,迄今仍在「中華民族炎黃子孫」、「台灣人」、「中華民國國民」打轉,就是不願直接說「我是中國人」。這種心態明顯看出其對兩岸情勢的判斷很有問題。

       「對時事的認識不清,事後往往要付代價」,這是台灣人整體想「去中國」的氛圍下將導致的結果。政治人物本來應帶領群眾走出可行的道路,現在卻處處搞民粹,看報紙治國,隨瘋狂的愚民亦步亦趨。台灣本來還有一付好牌,卻越打越輸。對時事認識不清,簡單的說,是台灣仍有一大批人相信台獨可行,認為台灣已過半數認同是台灣人,有人民的決心即能扭轉頹勢,另創新局。這種暴虎馮河式的天真,這種草螟弄雞公的「神勇」,真不知從何說起。朋友說得好,台灣「還在夜郎自大自我澎脹」。

       老友有一個小錯誤,即大陸人口還不到十五億,現在是十三億多。

──黃哲真 2011/7/15

後記:與朋友談到台灣人的夜郎自大後,不到兩年,陳文茜也提到台灣的夜郎自大,這是英雄所見略同。有識之士往往如此。附上陳文茜的《夜郎自大》James 2013/10/26

 

夜郎自大

陳文茜作04/30/2013

大家都要看,曾經我們看不起的,現在卻成了我們的危機......專制中國蓋 1 條千里高鐵只要 4 年,民主台灣的捷運新莊線 10 幾年沒蓋好。

我們擁抱西方的民主,認為這才是真理,但實際上我們只有投票的那一天才是真正人民作主,其餘時間只能上網發發牢騷,打打嘴砲...

我們得意的自豪新聞自由透明且公正,但實際上呢?不是政治傾向明顯就是新聞毫無深度可言 ...哪個高官明星結婚,誰跟誰又傳緋聞 ..國際上真正發生的大事,沒看到幾家在報導 ...

我們是可以選擇,但太多的選擇反而使我們被動的吸收單一資訊,而<民主自由>的大旗又讓我們誤以為~我們的資訊是最正確的,最全面的,但真的是這樣嗎? "

規劃一片森林,讓樹木自由生長 " 這段話,讓我感觸很深,我們的自由是以 " "為主,但人是自私的,也是狹隘的,有誰願意為了公眾的利益,去犧牲自己的利益?

但一個國家的建設跟規劃,少不了會犧牲少數人的自由,此時該如何抉擇?看台灣高鐵跟大陸高鐵花的金錢跟時間,比較一下就知道,我們花了太多成本在內鬥,在制衡,在討好,我們選出的民意代表首要政治正確,然後跑紅白帖跟拼選舉缺一不可,至於建設?民眾有抗議再說吧....

反觀大陸,綠化減碳,太陽能運用,雲端技術的成效,已經要把我們拋在腦後了,在我們還要捧著水電繳費單要到 7-11繳費時,人家早已數位化一卡搞定了,當我們政府只能呼籲民眾節能減碳時,北京早已家家戶戶裝上太陽能板了,當我們兩黨還在煩惱五都選舉要派誰來制衡時,人家已經快完成全世界最長的高速鐵路網了....

許多人嘲笑大陸人水準素質低落,但能再嘲笑幾年?人民素質的提昇靠的是教育金錢跟時間,大陸前兩項都有了,那時間呢?台灣花了二三十年,大陸富起來到現在也才幾年?但我認識的一些新一代的大陸人教養談吐跟想法已不輸台灣人了,甚至在國際觀,在積極度上遠遠超越我們。

面對這種狀況,沒有人為台灣感到憂心?還在大言不慚笑別人是專制國家,素質低落?我生在台灣,衷心希望台灣能更好,但現在台灣人普遍對大陸的想法,讓我想起了 " 夜郎自大 " 的故事。

二年後你的老闆會是大陸人

看到這篇文章心裡更覺得難過,我也常常把這個想法掛在嘴邊,不過我個人擔心的是五年後,沒想到理財週刊說我們只剩下二年的時間來拼了。

我認識幾個外商銀行的年輕大陸人,個個都是來自MIT 或牛津或長春藤名校,而且每個的工作態度都十分認真,每天都像是7-11 一樣,真的是很不簡單。

有一次我和他們下班約出來打籃球,還有一個大陸仔居然說打完球、晚上洗完澡,還要回辦公室,看到他們追求成功的渴望和認真的態度,我心裡常想,我那裡比人家強,所幸我現在是有比他們多點人脈和經驗,如果我不趕快爬上再高一點的位置,很快就會被長江後浪推前浪,前人準備死在沙灘上了。

看到現在台灣的很多年輕人的抗壓性和態度都不是很好,我真的十分擔心,我想現在我們大家都要更加互相勉勵也多加油了!希望大家都能持續增加自己的價值,而不要在未來隨便被別人取代。

10年前,台灣企業調派一個員工到中國去工作,薪水起碼要增加1/3甚至更多,還不見得有人願意去,那個時候,台灣人的「優越感」很強,大家最想要做的工作,是到外國公司上班,到 AppleIBM這種國際大公司謀個一官半職,可以光宗耀祖。

但是,IBM 的筆記型電腦部門已經被中國聯想集團買走,抱著這種夢想進入 IBM工作的台灣人,無論是不是已經取得綠卡,他的老闆現在是中國人。

10年後的現在,很多企業的員工都說:「我做好心理準備,願意去中國闖闖,請給我機會。」最近幾年,想要前進中國的人更多了,很多前進中國的台商或外商更聰明了,聰明調整他們的人事策略,不管是從美國或台灣被派去中國,除非你是副總(VP) 級以上的高職位,他們大多會要求你接受所謂的「 local pay 」,也就是根據當地分公司物價水準所制訂的薪水標準。更令人訝異的是,短短 5年,「大陸人管台灣人」正在增加。

5年來,包括中國聯想電腦、中國海爾電器、中國華為科技,以及北大方正與中興通訊等中國企業,陸續來台成立分公司,這些公司的最高階主管都是大陸人,而員工,都是台灣人,這些台灣分公司的台灣員工,領的是大陸老闆的薪水。

如果,你只注意台灣二次金改的金融業併購;那麼,你可能不知道,中國的銀行正不斷的往全世界併購。

果,你只注意外資買賣超台股多少;那麼,你可能不知道,外資擠破頭想進入中國投資,卻不得其門而入。

如果,你只注意台灣高科技與製造業世界聞名;那麼,你可能不知道,現在全世界龍頭企業面對最大的競爭對手,就是中國的企業。

果,你只擔心中國阻擋台灣加入聯合國;那麼, 2年後,你可能就要準備讓中國人當你的老闆。

去政府鎖國,造就台灣企業無法與世界接軌,導致現在面臨競爭力不足的情況;現在政府對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,一位金控業的專業總經理說:「只要 1家中國建設銀行的財力,便能買下 2個台灣的所有金融機構。」顯示台灣正面臨著來自中國強大金融實力,將可能會有無力招架的窘境,這是對台灣人發出的重要警訊,如果再不努力提升自己的競爭力,可能就必須面臨被對岸取代的壓力。

全世界競爭激烈下,企業透過併購提升自己的競爭力,早已屢見不鮮。但現在中國的企業經營困境是欠缺人才、技術與創新,唯獨不缺資金,反正有的是錢,只要花錢買,照樣可以突破這些經營上的困境,並進一步將企業規模放大,增強實力與全世界競爭。

所以,朝全世界龍頭產業進行戰略性布局,收購國際大型企業,是中國慣用的方式,台灣人不僅必須正視這個議題,更應該加緊強化自己的實力,將格局定位在全世界,將企業立足於制高點,聯合其他國家資金,以共同迎接未來大環境的挑戰。

 感言:半夜,台灣大學生大多掛在網站哈啦噴口水,中國大學生大多挑燈苦讀,早上,多數台灣大學生八九點還窩在床上,不去上課,多數中國大學生六七點已經盤踞校園各個角落,安靜看書 ...

寒暑假,我們隨便到任何一省分 ` 任何一所大學 ` 白天任何時段,校園各個角落 `亭台 ` 樹下 ` 座椅,都可以看到中國大學生埋首閱讀 ;台灣將近 200 所大學校園,寒暑假空空蕩蕩,除了打籃球,學生在哪裡埋首閱讀?火車上,台灣學生大多在喧嘩 ` 打牌 ` 看漫畫 ` 玩線上遊戲 ;中國學生大多埋首安靜看書.... 我們忍不住替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?一把冷汗!

注意:中國大學生有數千萬人 .... 台灣大學生幾十萬人,除了極少數頂尖的學生,多數的台灣大學生還能繼續鬼混,做白日夢幾年?

arrow
arrow

   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