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門大橋 4.jpg  

    我在舊金山讀過一篇李黎的〈最後的霧角〉,覺得文字優美,內容引人神馳。但作者提到金門大橋的顏色所以是紅色,說: 「舊金山海灣多霧----,這就是為什麼金門大橋要漆成鮮豔醒目的大紅色的緣故。換作任何別的顏色,這座最美的橋就會很容易隱身在煙水中『露失樓台』,為來往飛機船舶造成識辯上的不便。」我看了以後,啞然失笑。

金門大橋7.jpg  

  沒錯,舊金山的確是個多霧的城市,倫敦人到了舊金山,可能會驚訝舊金山的霧竟不亞於他們的。有時前五分鐘還陽光普照,忽然團團白霧從太平洋湧進來,一下子,二、三公尺外即不見任何東西。這種霧還不時夾帶凜冽的寒氣,往往冷得觀光客落荒而逃,逃到哪裡去?當然跑到百貨公司去買冬衣。而舊金山人早有備無患,將隨身攜帶的大衣或夾克一套,霧來衣擋,照樣作息。舊金山的霧儘管如此潑辣,但無可否認的,她使舊金山成為變化萬千的城市。

金門大橋6.jpg  

  對生長在台灣的人來說,霧可看得太多了,在都市裡、在田野裡、在山林裡、在高速公路上、甚至在海上...都見識過,我們可以體會「露失樓台」的光景。其實霧何止讓樓台消失不見,她簡直能夠掩盡天下耳目。不知怎的我想起廬山,就以廬山為例,詩人為何會說「橫看成嶺側成峰」?雖然我無法想像橫看側看的「嶺」與「峰」有何區別,但終歸「不識廬山真面目」,這確是真實的寫照。有人說盧山所以成為這樣的名山,是因為終年多霧的緣故,因此不管是不是「只緣身在此山中」,看不清楚就是看不清楚。詩人不直接道出霧,卻將山的變化形容得令人遐想不已,也許激發出的想像反而比實際的更撲朔迷離。詩的語言固然模糊,但應可推知霧確能把高山弄得面目全非。霧既有此能耐,還怕罩不住一座橋?管他這橋是什麼顏色!所以認為金門大橋漆成大紅色就可以方便識辯,真有點匪夷所思,也太小看霧了吧。

金門大橋17.jpg  

  舊金山灣的霧確實夠濃,我閉上眼睛想像,濃得飛機船舶不小心就會撞上這座名橋,那麼橋應該漆上什麼顏色才能夠在霧中變得更加醒目?假設霧是綠色的,這樣金門大橋採用大紅色就有道理了,因為綠的對比色是紅,沒有別的顏色比大紅更能凸顯綠霧了。但好像沒聽說有綠色的霧,舊金山也不是工業城,霧總是白茫茫的一片,煞是好看。既然霧是白色的,人家不是說「黑白分明」、「黑白配」嗎?黑橋配白霧總不比紅橋的效果差吧,但金門大橋如真的是黑色的話,想起來就有點邪門,像被大火燒過黑漆漆的樣子,這種顏色的橋恐怕早被看成「喪橋」了。換個想像,有人說黃色是安全色,霧燈即採用黃色,所以弄成黃金色也不賴。假如真要防止飛機輪船撞橋,黃色可能是最佳的選擇,至少比紅色言之成理。

金門大橋15.jpg  

  金門大橋名字的由來,是加州因為淘金潮而興旺,所以加州別號為「金州」(GOLDEN STATE),SAN FRANCISCO 也因此被華人稱為舊金山。從舊金山到沙加緬度(SACRAMENTO,加州首府,有人戲稱為「三塊饅頭」)之間的水域,是當年淘金者從太平洋進入礦區的必經之路,這片海灣取名為舊金山灣(SAN FRANCISCO BAY)。在必經之路的門口建立大橋,因此叫做金門大橋(GOLDEN GATE BRIDGE)。金門大橋既然因黃金的緣故而得名,按「理」她應漆成金黃色的,就像沙加緬度州政府大廈的頂端是純金打造的一般,這樣做更順理成章。但金門大橋卻偏偏是紅色的,而且很抱歉,不是李黎所形容的「大紅色」。凡是看過的人都知道她不算「鮮豔」,是帶有暗色的紅。實際上,這紅是防銹漆――台語叫「紅丹」――的顏色。總之,金門大橋並非「金」橋,一定有什麼緣故。

金門大橋14.jpg  

    據說金門大橋建好後,應該漆什麼顏色,當時確實引起爭議。一派主張漆成金色,理由就是前述的希望顏色與橋名相符。另一派則贊同建築師的意見,認為紅色較好。這座橋的建築師考慮到金門大橋四週的景觀,恐怕高聳的大橋若是金光閃閃會顯得非常突兀,他寧願堅持美的原則而不牽就橋的名稱。還有一個原因,當金門大橋先漆上紅色的防銹漆後,舊金山人覺得很滿意,認為橋就是要採那種顏色,因此反對再漆上別的顏色。最後建築師派的一方獲勝,這才成為今天大家所熟悉的「紅」門大橋。

金門大橋11.jpg  

    我常去金門大橋遠眺舊金山,一上橋有如走進畫中,美得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會在這夢寐以求的地方漫步,而眼前所見的比原想像的還壯觀。這種美甚至給人一種屏息的感覺,雖然橋上的汽車聲一直在耳際呼嘯,遊人站在橋上總像來此朝拜。世人公認她是世界上最美的橋樑之一,不是沒有原因的。如果從舊金山這端望向馬琳郡(MARIN COUNTY),對面的山壁是淺淺的紅岩,特別會感覺金門大橋與山水之間變成渾然一體,難道有別的顏色能夠取代?這時不禁深深的佩服設計者高明的審美觀。我從來沒有聽過有人懷疑金門大橋「居然是紅色的」,大家好像都認為她天生就應該如此。

監獄島看金門大橋.jpg  

―黃哲真(本文原載於中華日報1994年1月23日副刊)

arrow
arrow

   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