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讀了魏千峯的〈人民應善用政黨輪替〉,我覺得又是台灣人的老毛病發作了:「有目的,沒辦法」。

        他說:「台灣的前途不再附屬在中國之下,各種人民的基本權利受到保障」,前者說法好奇怪,陳水扁當政時不是說「做不到就是做不到」,這位魏千峯似乎聽不進去,請問台灣如何掙脫中國的魔掌?「不再附屬在中國之下」是美好的目的,怎麼做到卻毫無辦法,至少從文章中看不出辦法。所以,「有目的,沒辦法」,這是魏千峯的盲點,也是大部分台灣人的盲點。

        至於「各種人民的基本權利受到保障」,是否太自信了?陳雲林來台,台灣幾乎恢復以前戒嚴的狀態,連國旗都不准拿,人權的保障像紙一樣脆弱,不是嗎?

        所謂「選民應使本身成為駕馭政黨的高手,才是自救之道」,也是空有理論。問題是目前兩個爛黨,沒有第三選擇,如何駕馭政黨?或者真有第三個選擇,若也跟兩大黨同樣爛,如由李登輝搞出第三黨,我看選民只好不投票了。人民苦於被藍綠兩黨挾持,走不出這個怪圈,可以說台灣的選民大部分都很鬱卒,哪來駕馭政黨?

        認為必需認清台灣沒有獨立的可能,不要再夢想做不到的事。在這個大前提下,一腳踢開孫中山的所謂五權憲法,擺脫列寧式政黨的構造,好好學習西方的三權分立、監督制衡、民主政黨等制度,台灣的民主才能開大門走大路,否則都是口號,都是有目的,沒辦法。

――黃哲真 2009115

 

人民應善用政黨輪替

(魏千峯)20090115日蘋果日報

        雖然馬英九總統就職已近八個月,但許多綠營的支持者對台灣二次政黨輪替仍然耿耿於懷,不能習慣國民黨政府再度執政。此使得筆者想起三年前的一次晚宴,某支持藍營的私立大學董事長在席間批評民進黨施政無一是處,對於陳水扁前總統連任直呼其作弊,台灣民眾竟然盲目支持,簡直自斷前途,他再三強調台灣沒希望了。

藍綠輪替並未反省
      
現在情形與民進黨執政時期類似,祇是藍綠支持者角色互易,綠營選民認為國民黨復辟,親中賣台,無能懦弱,台灣快完蛋了。政壇中較為持平者為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,他認為馬政府剛上台,表現如何有待觀察,不要太早下定論。可惜許氏在綠營中係少數意見者,沒有多少人聽進去他的說法。

      
在比較政治中,一個國家政黨輪替係該國是否真正民主的重要指標,它改變朝野從政的態度,也促使國家運作走向現代化與文明化。台灣好不容易走出國民黨50多年的一黨執政時期,尤其2000年首度政黨輪替後,很多事物變真實了,台灣的前途不再附屬在中國之下,各種人民的基本權利受到保障,而司法也愈來愈獨立。有些支持綠營的學者認為馬政府一上台,人權就倒退,筆者以為這種民主化的成果在保守的馬政府施政下或許進步有限,但不會倒退,否則,馬政府統治的正當性將發生危機。所差者,政黨輪替並未使藍綠政黨反省或改革,遑論進步,而人民在政黨二度輪替後並沒有感受民主政治的幸福感,卻愈感受到紛亂。何以故?

      
真正的民主政治使人民得以和平的投票方式改變政府,它具現人民當家做主的地位。在政黨輪替中,勝選的一方戰戰兢兢,力求執政有所成果,否則下次選舉中將會失敗,而敗選的一方亦會檢討反省,試圖在改革後重新出發。

      
然而,或許台灣政黨輪替的次數少與歷史短,藍綠政黨執政時常運用龐大的行政資源形成特權,營造有利連任的條件,人民福祉反而成為次要目標,至於在野時,不會反省過去的失敗,卻全力否定現政府,盡量使執政者沒有成績,此不僅民進黨執政時期如此,二次國民黨執政模式迄今亦未改變。此種朝野無止境鬥爭的狀態,強化各自陣營支持者的向心力,但執政的果實被在野牽制抵消,朝野政黨與支持者仇隙越積越多。朝野政黨無視人民企求台灣和諧發展的期待,原因甚多,但其中之一為人民不爭氣,常坐視它惡性發展,不去抵制它。

選民平時監督表現
        理論上,政黨輪替有如市場機制,促使朝野政黨不得不作些改變。惟台灣藍綠兩大政黨似乎仍存在僥倖之心,不能精確地解讀選民的期待。在此種情況,選民應使本身成為駕馭政黨的高手,才是自救之道。筆者認為聰明的選民必須公民化,不要讓任何政黨輕易獲得選票,而以一流國家的標準平時監督各政黨的表現,加以批評,亦不妨在選舉時變換支持的政黨或不投票,至少投票時做個附條件支持的選民。
        人民積極參與的目標在於要求政黨說實話做實事,少些意識形態,少些特權與霸權作法,尊重並公平地對待對手與選民,此是當前政治環境最缺乏的狀態,改善它將使政黨輪替功能發揮更大,那麼台灣的政治亂象或許將會少一點,人民幸福感也會多一點。若人民不努力,就不要埋怨藍綠政黨。

作者為律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