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二,去店裡照顧。
來了一位大陸妹,看長相、氣質即知不是台灣人,我問她過年好,她有感而發說在台 灣過年太冷清了,我也覺得今年過年少了許多熱鬧,我回答小時候我們過年人氣很旺。
再不久,社區一位空軍退伍的老先生來了,他是常客,我喜歡和他聊天,因為過年也談過年,他也是說過年覺得很冷清,過了初三就恢復正常了。他有些失落感。
這是我今早聽到兩次相同的話。
台灣過年是否真的較冷清?
我幾乎都在家裡和店鋪之間走動,一出門即到店裡,回家騎摩托車不到五分鐘,雖然人在外,卻沒有在外面的感覺,這兩天看到馬路上行人、車輛稀少,鞭炮聲也難得聽到,真的過年冷清了。我想起小時跟左鄰右舍的小朋友擠到市區,說說笑笑,放鞭炮,現在都不見了。。
可以說,台灣好像過舊曆年越淡薄了。
我將以上感想傳給朋友。
朋友這樣回應說:「過年越來越冷清,好像很久了。現在的過年,對大多數人來說,它是長假,只是除夕一定要趕回家吃年夜飯,初一陪家人吃頓飯,初二起各自帶著小家庭出去玩,所以景點和百貨公司都是人。以前小時候,伯伯叔叔的小孩趁著過年玩在一起,當時景點和百貨公司少,只能在家玩一些鞭炮、煙火、紙牌,整天都是笑聲和嬉鬧聲,大人則到處串門子,所以熱鬧多了。現在經濟發達,讓生活方式改變,玩樂的方式也不同,小時的過年氣氛確定是回不來了。」
另一個大學的同學則說:「在一切講求速度的年代,時間就是成本,當然要儘快回復正常生活的作息,不能再停留以前慢活的年代,自然年味淡了,這很正確。」
還有一位中年的朋友說:「越來越不像過年了。」她同樣記得年輕時的光景,對現況不勝唏噓。
最後一位新認識富有鄰居,說:「過年真的很冷清,也許是台灣平時就太富裕了,所以和過年分不清楚吧!」
聽完後,一句話,台灣變了,過年的氣氛也變了,冷清的過年越來越正常。
――2017/2/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