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世界.JPG  

        孫慶餘的政論文章我喜歡讀,他不人云亦云,總有自己的思考。可是有些觀點我不以為然,例如這篇〈本土主義的困境〉。

        他說:「能承認中華民國是台灣也是中國(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)」,我就很奇怪,這個既是台灣也是中國的中華民國是什麼東西?

        中華民國這個招牌,1949年之前的中華民國是台灣嗎?1949年之後的中華民國是中國嗎?

        中華民國以前號稱自由中國,一位有名的台獨大老年輕時出國留學,到了這間名校老外問他來自何處,他驕傲的說:「自由中國。」想不到這位老外跟他說:「中華民國旣不自由也不中國。」他愣住了,他從沒想到這問題。這是解嚴前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 現在「中華民國不是中國」的事實依然存在,可是怎麼會又成為是台灣國?何時變更國號的?

        應該說,中華民國旣不中國也不台灣。也就是說,1949年國民黨政府兵敗大陸撤退到台灣,中華民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,所以中華民國不能代表中國。另一方面,台灣仍是中國的一部分,除非台灣獨立,否則中華民國仍不能代表台灣,而台灣國尚未出世。

        既然中華民國不是中國也不是台灣,那到底是什麼東西?這是困惑台灣人的大問題,也是產生焦躁情緒的因素。國家定位不明,統獨爭議因此可以發酵。想想看,有沒有一種東西狀似國家而非國家?往這方面想。答案即呼之欲出了。

       孫慶餘又說,「本土主義必須擴大為2300萬人的國族主義,才符合民主時代精神。」我嘆口氣,這從何說起?中華民國憲法變更了嗎?中華民國憲法只有台灣嗎?金門、馬祖也算台灣嗎?

        台灣究竟是本土省籍還是國族?是地區名或國名?

        所謂2300萬人的國族主義,表示台灣要創造台灣民族主義。但台灣人和中國人除了政治意識形態不同外,民族上有什麼區別?在台灣大部分人說的語言是台語客語和國語,大陸那邊稱為閩南語客語和普通話;台灣信媽祖、關公、玄天上帝,這是中國的神祇;台灣過農曆新年、元宵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重陽節等,這些都是中國的節日;台灣用筷子、碗,生活方式跟大陸有何兩樣?也許有人說台灣有原住民,跟漢人不同,但南島語族卻是大陸自古以來的百越族,在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地區早已混血了。百越族已構成中華民族的一部分。儘管以後又移民到台灣,台灣和大陸的血統有差嗎?退一步言之,即使2300萬人都成為台灣民族主義的擁護者,這如何跟十三億人的大陸民族主義對抗?比人口?比武器?比意志

       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段話,覺得很有意思:「難道全世界的雞蛋聯合起來,就能打破石頭嗎?」換個說法:「難道全台灣的雞蛋聯合起來,就能打破中共這塊大石頭嗎?」以前反攻大陸做不到的,現在換成台獨就能做得到?

        總之,台灣不過是地區名,不是國名;台灣人是台灣省人,不是國族。孫慶餘提倡台灣國族主義,這不是草螟弄雞公?不算夜郎自大?

        知識份子的腦筋如此錯亂,在思想上亂引導,一般台灣人更不知如何自處了。

――黃哲真 2009316日初寫2014/6/15 改寫

 

本土主義的困境(孫慶餘)

20090316日蘋果日報

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人大閉幕後的記者會表示,想到台灣走走,雖然他已67歲了,但如有可能,就算走不動,爬也願意。或許有人會說這是統戰表演,但笑容及溫情喊話畢竟比憤怒及激情咆哮令人受用。台灣的兩岸政策少的就是這種笑容,以本土派自命者尤其如此。本土主義的困境也在這裡。
兩蔣時期,國民黨常以「吳越同舟」寓意捐棄於族群歧見,團結對外。而台灣民主化以後,已經沒有「吳越同舟」問題,誰獲得最多選民認同,誰就代表本土。此時需要的寓言是「楚弓楚得」:楚王失弓,楚人得之,不算失弓。換言之,本土主義必須擴大為2300萬人的國族主義,才符合民主時代精神。

阻礙政黨包容性
不幸,沉浸於悲情及黨國(冷戰)教育過久的人,經常表現出狹隘本土主義及大中國主義。一周前雷震逝世30周年,舉辦研討會,一些學者即直言看不出民進黨有東山再起跡象,意思是狹隘的本土主義阻礙了政黨應有的包容性及理想性。蔡英文也坦言,民進黨過去不應把「本土」窄化成排他性觀念,往後在詮釋上應更具包容性。
其實本土派的問題不在於詮釋,而在黨員心態及缺乏規範。該問題幾乎從民進黨成立就開始,以往黨外自豪的包容性突然不見了。如果費希平、林正杰這些反國民黨外省人不能在民進黨立足,省籍之爭進一步擴大為統獨之爭,民眾如何相信民進黨是一個全民政黨及國族主義政黨?用狹義台獨及族群主義來定義「本土」,正是民進黨最讓國人疑慮之處,也是民進黨在扁政府時代愈走愈偏主因。無論扁的廢國統綱領、國名去中華民國化、教育去中國化,或游錫堃的排藍政策、整肅黨內11寇,以至今日民進黨為偏激獨派挾持,都是民進黨作繭自縛,日積月累之果。
民進黨下台後,當過執政黨的反對黨已無悲情權利,只有改弦易轍才有東山再起機會。但民進黨積習難改,不是重複一些大而無當的恐中、主權、賣台老調(包括把台灣唱衰成香港、西藏),就是在扁家官司插一腳,讓人覺得這個黨和存心鬧事的偏激獨派一樣輕率。獨派沒有政黨包袱,可以專心扮演看門惡狗角色。民進黨卻是政權競爭者,該爭取的是多數民心。當民進黨自甘等同獨派,或被偏激獨派牽著鼻子走,又無力規範黨員活動,本土派也注定走不出當前困境。

以智慧取代咆哮
有一個笑話說,外交官永遠不說絕不,永遠以笑容表示反對。如果本土派能承認中國是一個崛起大國,美國的「布希主義」已經難以為繼,極獨已經沒有靠山,只有民主才有靠山,能承認李登輝時代制訂的國統綱領並沒有真正廢除,國統綱領三階段進程有可能恢復;能承認中華民國是台灣也是中國(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);能用笑容及智慧面對兩岸關係及中國,而不用憤怒及激情咆哮;能把本土主義擴及2300萬人,同時把以上體認化為行動,那民進黨就有可能東山再起,本土主義就能走出困境。

作者為資深政論家

孫慶餘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