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天前我兒子想要亂丟紙屑,我看到了,我不知道他這觀念從何而來,被我發現了即大聲喝止。

        我說:「你可以先將紙屑放在口袋裡,等找到垃圾桶時再丟。你不忍受一下,會造成環境的髒亂。」兒子點點頭,他有點嚇到。

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  • Oct 06 Thu 2016 10:46
  • 失神

 幾天前去辦事,竟然轉彎時一時失神,摩托車撞上電線桿。還好速度很慢,車前的鐵籃子扭曲了,歪歪斜斜的,有點醜,這是最大的損害。我的身體只有幾處小傷,沒有流血,都是擦傷。較嚴重的地方是,感覺胸前痛痛的,不過不理它即沒事,我怕面對現實,直拖到晚上洗澡時才照鏡子,有一條六七公分淺淺的傷痕。

        我知道身體逐漸老化了,不只反應慢了,甚至注意力也差了。必須承認這個事實。身體已經不能依指揮辦事,只要稍一分神就可能失事。

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 陳芳明是個很認真又讀書很廣的人,素為我所欽佩。

        不過,這一篇〈中國是機會,也是威脅〉我有不同看法:

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    我認為北京暫時會對馬繼續讓步,大局為重,因為三通是無形間促進統一的法寶。

        但是中共不會無限制讓步,到了適當時間,會出一些「民族立場」的問題來考驗馬,如果過不了關,馬就有苦頭吃。

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小時候同學吵架,若有一方覺得受到委屈,會哭喪著臉,或者加上鼻泗縱橫的向老師告狀:「某某同學給我打。」這時老師感到既好氣又好笑,反問:「到底你打人家,還是人家打你?」這時同學可能哭得更厲害,覺得不勝難過,怎麼老師會這樣說,趕快氣急敗壞的聲明:「是他給我打。」老師只好找對方來求証,該罵的罵,該罰的罰,然後上課時再機會教育一番,說:「台語『他給我打』的意思是人家打你,但國語這樣說就變成我打人家。以後向老師報告要說『人家打我』。」即使這樣叮嚀,說慣台語的同學以後毛病還是照犯。

以前曾經一段時間在學校說「媽媽的話」要被處以罰錢,似乎國語才是正宗,台語只是小媳婦,上不了檯面。講慣了方言說起國語常難以字正腔圓,或像上述鬧笑話卻不自知。有時看到不痛快的事,想大罵一聲「幹你娘」,以紓解胸中一股惡氣,但那個時代一想起不能說粗話,何況說的又是台語粗話,更是罪加一等,只好硬生生的勉強改口為「他媽的」,而後者似乎沒有前者那樣順暢有力。進入八十年代台語慢慢翻身,時代變得讓人幾乎不敢相信,因為說「媽媽的話」變成顯學,而且連國語也地方化了。於是有人時興說「無三小路用」(即沒什麼用)、「頭殼壞去」(頭腦壞了,昏瞶糊塗之意)、「別人囝仔死不完」(別人家孩子死不完,即自私到極點,不管別人死活)、「三不五時」(偶爾之意)...等。這些說法以前怎未想到,竟然可以將「國語」說得如此充滿鄉土氣息,假如當時我們用這種方式說國語,不知道老師罰不罰?慢慢的,我注意到國語的腔調已經地方化了,連內容也逐漸為「方言國語」所侵透。

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8) 人氣()

 我認為林火旺所開的藥方都有問題。

        林所謂「找一些讓人民尊敬的人來代表國民黨,形象立刻改觀」,是這樣嗎?回想二十年前的馬英九等人,就是外表上「讓人民尊敬的人」,有他們的存在,掩蓋了國民黨專制、威權的事實,使一般人覺得國民黨沒有那麼壞,可是國民黨的形象並沒有因為這些「好人」而「立刻改觀」。

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聽前一輩人說,台灣剛光復時美機轟炸過的瘡痍未復,社會上一切百廢待舉,尤其公用設施根本癱在一邊,即使像台南市那樣的城市,大部分的家庭依然喝不到自來水,大家只好打水來喝。

  所謂打水,當時自然是打井水。打水是件辛苦的活兒,井的護欄一般不怎麼高,把水桶丟進去後,想把變得沉重的水桶提上來,就感到有點吃力而且膽戰心驚了,生恐怕一不小心,人會被水桶拖進井裡。這些技術問題靠熟能生巧固然能解決,但對於都市人來說,眼見水桶的繩子老沾滿泥土,隨著水桶一再沉入井底,一想到這種水是要喝進肚裡的,心中怎麼不會有一團陰影,甚至感到噁心。但抱怨歸抱怨,大家還是得過且過。

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前一陣子看見木棉花掉滿地,那是紅色的羽毛球。

        再不久,棉絮像雪一般飄滿天空、地上。我有時停步下來,觀賞木棉樹輕輕的釋放花絮的情景,無風時一串串到地上,起風時一縷縷四處飄散。

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等到宋、元朝的時候,開始有一些毘舍耶人到福建沿海去搶農戶鐵器的紀錄。這大概可以推想為現在的雅美族;雅美族當年之分佈狀況大概可以判定為台灣的蘭嶼、綠島及菲律賓呂宋島的北部。

――戴國煇,《台灣結與中國結》

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歐元除了沒有統一的稅收、統一的財政作為支撐外,還有一個致命之處就是歐盟成員國經濟發展的不均衡。各個國家的競爭力不同,但卻都享有高福利,在財政無法維持高福利的背景下,各個國家開始舉債支撐高福利制度,這為美國攻打歐元尋找到了突破口。

歐元成立伊始,就有取代美元的野心。在美國次貸危機的時候,中國、日本在美國壓力下,通過大量購買美國國債來幫美國渡過難關,而歐元區幾乎無動於衷。德國總理默克爾更是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,美國的次貸危機說明作為貨幣歐元是更值得信任的,並且在與中東和拉美的石油貿易中,力圖進一步擴大歐元在石油貿易中的結算範圍和數額。這極大地挑戰了美元作為世界貿易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的地位,所以美國一從次貸危機中掙脫出來,就毅然決然地對歐元痛下殺手,挑起歐債危機,而選擇的突破口就是希臘。 ――《釣魚島背後的貨幣戰爭》 黃生著

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