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寫了〈桶盤淺朝玄宮的故事〉、〈天元宮的來歷〉、〈北極真武殿的傳說〉及〈富有活力的公英教會〉後,對於大忠社區的輪廓,終於有了相當的了解。許多里民建議寫一篇綜合性的介紹,以便更了解自己的鄉土,我恭敬不如從命了。

        最開始,大約三萬年前,台灣開始有人類,現在稱為「左鎮人」,這是最早開發台灣的先驅。以後又有一波波的人類來到台灣,這些人從何處而來,迄今沒有定論。不管怎樣,這些原住民現在稱為南島語族。

        根據Bellwood的研究,操南島語的南島民族是由亞洲大陸而來,可能與侗傣(Kam-Tai)民族或南亞(Austroasiatic)民族原是一家,分家後到台灣來,年代大約是6000年前。大約5000年前,才開始從台灣南下擴散到菲律賓群島,在4500年前,到婆羅州、印尼。一路擴散下去,西邊到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,向東到夏威夷,甚至到智利的復活節島。最南也是最晚到達的是紐西蘭,稱為毛利人,約在公元前800年。國際遺傳學界認為南島語的發源地在台灣。由此可知,南島語族是一個航海民族,而且是世界上最厲害的航海者。

        所以,不要小看台灣原住民,他們散居在太平洋上成千上萬個島嶼上,說著一千二百多種不同語言,有將近三億的人口。

        平埔族中的西拉雅族,是居住在台南麻豆以南到屏東林邊一帶的原住民,大忠社區屬於西拉雅族活動的範圍。這裡可能是他們的獵場,例如捕捉梅花鹿。荷蘭統治台灣時期,梅花鹿被捕得差不多了,大忠可能是一片樹林和荒草。

        鄭成功打敗荷蘭人之後,漢人開始大量來台,這是公元1662年後的事。漢人取代西拉雅人,在台南沿海開發鹽埕埔曬鹽,大林地區則開始種甘蔗。

       清朝統治時期,朱一貴從羅漢門打到府城,一定經過大林地區,這是1721年左右的事。以後清朝政府在府城南方設立軍事組織——「桶盤棧汛」,大約駐兵三十名。可見大忠這一帶開始有人煙。

        以後,林爽文和莊大田曾相約合攻府城,在桶盤棧大戰一場,莊大田失敗,這是1786年左右的事,大忠社區曾是戰場。

        再不久,十八、十九世紀交替之際,海盜蔡遷攻下桶盤棧,和清朝府城的守軍在這一帶又打起來,蔡遷攻不下,敗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 隨著的到來,桶盤棧逐漸興旺,凡從屏東、高雄進入府城,來不及住進台南者,都必須在此落腳。所以,沿著大林的縱貫路人來人往,好不熱鬧,桶盤棧因此累積大量財富,蓋起佔地二甲的朝玄宮大廟。公元1862年後,台南府城的市街往南移,行旅大部分進入府城住宿,桶盤棧乏人問津,於是改名「桶盤淺」。大忠依然旅人如故,只是他們不住在桶盤淺了。

        以後大清帝國的行省變成日本帝國的殖民地。日本志得意滿,竟然發動大東亞侵略戰爭,台灣成為日本南進的基地。

        大林的得名是,這裡有廣袤之林投樹。一百多年前原居將軍鄉的王君,率族人來此開墾。這是大林地區最早的居民。慢慢的又有了新寮村,他們是從安定鄉新結村過來的,在現在大忠里真武殿後面到中華南路一帶。這兩個村都是農村,居民以務農為生。日本的侵略戰爭開始改變了大林的風貌。

        首先,台南機場北邊本來劃定作為糖業試驗所之用地,由於恐怕糖廠煙囪會影響飛機的起降,因此大路東村和糖業試驗所換地,13戶人家首先遷來大忠,坐落於新寮村的旁邊,即現在真武殿附近,村名仍叫大路東。稍後,桶盤淺村屬於機場用地,非遷不可,27戶人家也搬來大忠,即現在真武殿東邊較靠近大同路的地方。這是1939年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 隨著日本的戰敗,台灣天空開始有美國飛機君臨天下了。由於新寮村附近種有不少金龜樹,可以躲避空中偵查,在中華南路一段97巷到中華南路之間,日本人蓋了飛機掩體,將已被炸爛的機場撤下的飛機藏在樹下,還好當時螺旋槳飛機較小,勉強可以躲藏。美國不斷的來掃射,那時居民早上十時以後即須準備躲空襲了,一直到下午三四時才能安心的鬆一口氣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遺跡,尚可在中華南路一段5346號後面的紅磚造的閩南式房子牆上,看到殘存的十幾個彈孔。

        又改朝換代,大日本帝國變成中華民國,一般人通稱光復後。大忠仍是一片田園風光,種有甘蔗、番薯、花生及黑麻,居民養豬,雞鴨成群,還有一個小池塘。居民住的是三合院。戰後台灣經濟凋敝,五0年代左右,居民曾到榮譽街的天主堂領取美援物資,例如麥粉、麵粉、牛奶粉,剩餘的麵粉袋還製作成有名的「中美合作」的內褲。

        1954123日簽定〈中美共同防禦條約〉後,美軍陸續來台,台南空軍機場是重要的基地,大批美國人需要住的地方,於是大忠的農地及三合院紛紛改建成「美國仔宿舍」,對台南居民來說,這是當時相當豪華的居住環境,至少有六十坪以上的平房。這種房子迄今仍有一些保留了下來。

        在大林里的斜對面曾有一座台南磚場,人稱八卦窯,專門燒製紅磚。這就是以前麗都戲院的前身,現在屬於大德里的範圍。這個磚場曾長期到大忠挖取黏土,有一條簡便的鐵道橫過大同路,由水牛拖著台車慢條斯理的走,常見到一位農婦帶著斗笠,手拿彩色的小旗指揮交通。現在台糖宿舍後面的大同路二段48274弄,可以看到兩邊地面落差約兩公尺,這就是當年採挖黏土後的結果。天元宮附近也是採土之地,主持人說廟地原來高過一個人的身高。這些地都是「公三」地號的範圍,一直延伸到殯儀館。黏土層最深達十幾公尺,公三本來是丘陵地,被挖成今日的窪地,真是滄海桑田。

        國民政府的外交越來越危險,1971年被逐出聯合國,1972年上海公報簽訂,1978年中華民國和美國斷交,美軍開始從台灣撤出,「美國仔宿舍」逐漸空了出來。另一方面,台灣的經濟已起飛,於是美國仔宿舍跟原來的三合院,紛紛被取代為商業房屋,俗稱販厝。這時開始湧進大忠的新住民。

        販厝興起後,1979年公英教會購買了四層樓的樓房,以後出售另購旁邊較大面積的土地,教會在此落腳,大忠又有一個服務大家的好厝邊了。

        中華南路在日據時代即規劃為台南市的外環道路,約二十八年前台南市政府才征地建設起來。最奇特的是通往公墓的道路採取地下道的方式修建,稱為華南地下道,為的是考慮飛機起降的安全。

        上述提到公三,本來是綠園地,之前曾是丘陵。台南市的殯儀館原來在南寧街,已經不符使用了,在蘇南成市長時代,計畫將殯儀館遷到大忠地區,於是1984年市政府與地主協調,由政府取得六成,地主得到四成的土地,取消禁建,地主並切結同意設立殯儀館。這裡曾是種甘蔗的地方,也是黏土的採集地,最後成為今天的模樣。

        約與新建殯儀館同時,國民路也開闢了,此地以前草比人高,有羊腸小徑,100燭光的電燈泡昏暗嚇人,現在成為南區的要道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 大林三里,大林1973年生大忠,大忠1981年生大恩。大林的四個村落,大林村留在大林里內,新寮村、大路東村及桶盤淺村則屬於大忠里。販厝興起後的新住民已經在此生活了三十幾年,可以說與舊居民融為一體了。最新的居民是從大陸、越南、印尼等地嫁來的外籍新娘,以及他們的下一代——新台灣之子。大忠本來是農業人口,如今居民多樣化,士農工商都具備了。

        迄今這三個里有兄弟一般的情誼,歷史的原因在此。例如辦活動會互相支援,韻律舞班歡迎不同里的人來參加,發展協會慶祝大會各里會熱情派人參加等,這是優良的傳統。

        大忠歷史故事的大致架構說完了,認識了這塊土地,是否產生認同的感情,並願意為它熱情的付出?以後的故事,要靠大家群策群力來共同書寫了。

 (本文承蒙張玉啾、郭玉真、莊燧棋、莊鄭數珠、黃春吉、王金川、黃明河、王瑞華、蘇清源、高莊幼、徐武男、吳樹山、楊弘達、杜明憲、許書成等人的協助,才得以完成,特此致謝。)

――James 2010414(本文載於大忠社刊第三期及第四期)

PS:本文獲得行政院文化部「台灣社區通」選為精選文章。

arrow
arrow

   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