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天,我幫女兒複習功課,無意中讀了她國小三年級上學期的〈北埔風情〉,文章雖然不錯,可是主題卻有明顯的錯誤。我發現台灣的作文離美式作文有一段距離。

        中國人作文最易犯的錯誤是,常將題目與主題混在一起,因此不知道作文需要符合相關性(Unity)原則。

        到底每個段落要服從題目或主題?題目與主題一樣嗎?第一段的作用是什麼?這些問題沒有釐清以前,作出來的文章就無法符合相關性原則。

        例如題目是「夏天最棒的享受」,主題可以自由選擇,選吃冰、吹冷氣、海灘玩水、到外國度假、傍晚去兜風等都可以,甚至寫吃火鍋都可以,只要言之成理,都足以當主題,不需要也沒有標準答案。這個自己選擇的答案即是主題。假如選擇吃冰,吃冰即是夏天最棒的享受的主題。「夏天最棒的享受」與「吃冰」一樣嗎?由此可知題目與主題的分別。假如題目與主題不分,就會在以後的段落中既寫吃冰又寫吹冷氣,因為這些都是夏天最棒的享受。這樣寫即沒有統一的主題。主題在美式作文中是由第一段來介紹的,一旦決定吃冰,以後的發展段都必須寫與吃冰有關的事,這叫做相關性原則。

        中國人作文較不注重相關性原則,從顧炎武的〈廉恥〉一文,雖然大部分人認為是美文,實際上卻可以看出文章扣不緊主題的問題。其實何止扣不緊主題,該文的題目是〈廉恥〉,但細讀全文談的卻是「不廉恥」。廉恥怎會變成不廉恥?也許是反諷,姑且承認「不廉恥」也可以。如果這樣,文字的比率至少應該「不廉」與「不恥」分配平均,可是〈廉恥〉一文,幾乎通篇都在談無恥,不廉的部分很少。於是,題目是「廉恥」,主題變成「不廉恥」,整篇文章又再一變成為「無恥」。這是中國所謂的好文章,簡直視「相關性原則」如無物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為了好說明,先將〈北埔風情〉的課文列出:

        北埔風情

    北埔是一個充滿客家風情的茶鄉。

    每到採茶時節,身穿花布衣的採茶女,一大早就在連綿的碧綠茶園裡,一邊採茶,一邊唱著山歌。美妙的歌聲在微風的晨風中此起彼落,讓人忘了工作的辛苦。

    到了秋天,柿子成熟了,人們也跟著忙了起來。當九降風吹起,很多人家門前,有一排排的柿子等著風乾。遠遠看去,澄黃的柿子有如一個個可愛的小太陽。

    勤樸的北埔農人,在稻子收成後,還利用農地種了很多芥菜。芥菜採收後,一棵棵分開放在門埕和空地上,在暖暖的冬陽下,晒成了可口的客家福菜。

    假如你來到北埔,除了聽客家山歌,吃客家美食外,還可以去泡泡冷泉。這樣不但可以享受冷泉的清涼,還能觀賞兩旁的山芙蓉花海。清晨的山芙蓉花潔白如雪,午後慢慢的轉成粉紅。放眼看去,一波波忽高忽低的花浪,讓人有身在畫中的感覺。

    北埔的物產是多樣的,北埔的風情是動人的,讓我們一起去欣賞美麗的北埔吧!

        問題出在哪裡?

        1. 美式作文的第一段是介紹段,是用來介紹主題。介紹段有一個特點,即「一個好的介紹段須指出文章主題的範圍」,經過這樣定調,以後的發展段必須接受主題的統帥。

        這篇文章將主題侷限在「客家風情的茶鄉」,可是除了第二段以外,第三、四、五段都沒有完全的提到「客家」與「茶鄉」這兩個特點。從美式作文的觀點來說,這三段已經逸出了主題,都違反了相關性(Unity)原則,美式作文不准這樣做。

        2. 從第二段開始是發展段,發展段必須符合「客家」與「茶鄉」兩個條件,這一段談到採茶,用唱山歌的方式隱約說明這是客家,勉強符合主題。

        3. 第三段也是發展段,介紹客家人利用秋天的九降風來風乾柿子,這是北埔的特產。這一段沒有提到茶鄉,顯然違反相關性(Unity)原則。要知道,文章的主題並不在題目,而是在介紹段。如果把題目當成主題,就會寫出這樣的文章。

        或許有人會說,文章何必這樣嚴格要求,談到客家就可以了。問題是,中國人寫文章向來不重視邏輯,導致文章的中心思想凌亂,因此產生前後不連貫的現象,缺乏清晰的說服力。一旦養成這種習慣,往往會寫出一堆不相干的題材。更大的問題是,自己一點也不覺得這樣子不好,寫不好還不知道結構不好在哪裡,這才叫人擔心。

        4. 第四段仍然是發展段,談到冬天客家人將芥菜晒成福菜。這一段的問題跟前段一樣,福菜不是茶,同樣不符合相關性原則。

        5. 第五段也是發展段,談聽客家山歌、吃客家美食、泡冷泉、賞山芙蓉花。這一段同前兩段一樣,都是不符合相關性原則。聽客家山歌、吃客家美食,只照顧到了一半論點,即「客家」,這些都與「茶鄉」無關。剩下的兩項:泡冷泉、賞山芙蓉花,甚至跟主題都沾不上邊。

        既然三、四、五段都有問題,這篇文章如何修改?最好的方法是修改主題,讓這些題材都能容納得下。假如將主題改為「客家風情的山鄉」,這些問題都能解決了。在第二段以「連綿起伏」和「山歌」強調出山鄉後,以後發展段即不必再說明了。

        6. 如果堅持要以「客家風情的茶鄉」作為主題,當然可以,文章的主題千變萬化,沒有說非此不可。這樣的話,這篇〈北埔風情〉就必須大改特改了。第二段改成客家人種茶,第三段寫採茶的風光,第四段特寫製茶,第五段描述賣茶。這樣即符合文章的主題了。可是這樣寫,如何展現客家的風味,跟台灣其他地區有何區別?能將北埔的特殊風情表現出來嗎?

        根據以上相關性原則,我將〈北埔風情〉修改如下:

        北埔風情

北埔是一個充滿客家風情的山鄉。

每到採茶時節,身穿花布衣的採茶女,一大早就在連綿起伏的碧綠茶園裡,一邊採茶,一邊唱著客家山歌。美妙的歌聲在微風的晨風中此起彼落,讓人忘了工作的辛苦。

到了秋天,柿子成熟了,人們也跟著忙了起來。當九降風吹起,很多人家門前,有一排排的柿子等著風乾。遠遠看去,澄黃的柿子有如一個個可愛的小太陽。

勤樸的北埔農人,在稻子收成後,還利用農地種了很多芥菜。芥菜採收後,一棵棵分開放在門埕和空地上,在暖暖的冬陽下,晒成了可口的客家福菜。

假如你來到北埔,除了聽客家山歌,吃客家美食外,還可以去泡泡冷泉。這樣不但可以享受冷泉的清涼,還能觀賞兩旁的山芙蓉花海。清晨的山芙蓉花潔白如雪,午後慢慢的轉成粉紅。放眼看去,一波波忽高忽低的花浪,讓人有身在畫中的感覺。

北埔的物產是多樣的,北埔的風情是動人的,讓我們一起去欣賞美麗的北埔吧!

        以後我開始注意其他小朋友的作文,發現〈北埔風情〉的問題不是偶然的。一位小學六年級的男生寫〈當我生病的時候〉,這樣寫:

        當我生病的時候

    當我生病時,媽媽都很照顧我。

    每次只要我生病,媽媽就幫我向學校請病假。在家中老是休息也不是辦法,所以媽媽就都帶我去呼吸新鮮空氣、吃吃飯。

    在家中老師也會打電話來問好,問問看有沒有好一點。同學也會打電話來,看我有沒有好一點,有的也會來我家找我說話,真是好命。

    燒有比較退時,去學校上課,朋友會拿東西請我吃。下課時,老師叫我,問有沒有好一點。我生病還未好,也不出去玩,就在教室看書、睡覺,真是爽快。

    午休時,平常不睡午覺的我,竟然馬上就睡著了,真是厲害。然後打鐘了,別班朋友拿飲料請我喝,真好康。

    我經過這件事,也就覺得生病不是一件壞事,但最好不要。

        我對這篇文章的評語如下:

        1. 第一段是介紹段,帶出文章主題:「生病時,媽媽都很照顧我」。

        2. 第二段符合主題的要求。

        3. 第三、四、五段卻提到媽媽以外的事,談的是學校的老師及同學如何關心他,顯然違反相關性(Unity)原則。

        4. 這個問題,同〈北埔風情〉相似,都是文章主題訂得太窄了。如果改寫成:「當我生病時,發現有許多人這麼關心我。」即能照顧到第二段以後的發展段。

――James 2008/2/3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作文 文章 unity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